防災包內容清單怎麼分?用家庭成員角色分類更實用、更有行動力

 

在替組織、學校、社區採購防災包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 不同對象是否需要不同的內容配置?
  • 小朋友或長者該配什麼裝備?有需要獨立一包嗎?
  • 全家或整班學生共用一包防災包可不可行?

其實,不論是從行動效率、安全冗餘,還是心理安撫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袋」仍是最合理的做法。但內容物可以根據對象的年齡體能與角色差異進行調整。這篇文章將從實務經驗出發,為您整理適合團體採購場域使用的「家庭成員角色分類防災包配置原則」。

 

 


家庭型/組織型的防災包內容規劃邏輯

主袋(適合體能最佳者,如家長/教職員/隊長): - 食品與水(可供多人共用) - 多功能工具、手電筒、電池 - 急救用品、口哨、保溫毯等 - 手機電源、重要文件影本、防水袋

副袋 A(如:第二位成人、年長學童): - 個人藥品、濕紙巾、口罩 - 備用照明設備 - 輕便雨衣、耳塞、替換內衣物 - 小額現金、住址資訊卡

副袋 B(兒童/年幼學生/長者): - 奶粉、糖果、安撫玩具(兒童) - 個人專用藥物、眼鏡、防滑手套(長者) - 替換衣物、溫感貼布、醫療資料卡

 

 

 

為什麼這樣分更有效?

"Make a grab-and-go bag"

·    提高分散行動效率:若需分開避難,每人都能帶著基本存活物資

·     避免重複裝備、減輕負重:統一主副袋架構,避免一人揹全家所需

·      提升心理安全感:每個人都知道「我有我自己的備用包」

·      有助教學與演練:可依角色配裝強化情境應變力

 

 


常見場域的應用建議

使用場域 防災包配置建議
小學/中學 每位學生一包(副袋概念),教師主袋配醫療與聯繫工具
社區/村里 依家庭戶數提供模組選項,鼓勵每人自備小袋
公司團體 員工配副袋+公共主袋組(放置醫療/通訊/工具)
長照機構 專人主袋背負,老人家配置「行動輕備型副袋」
 

Baychin 模組化防災包服務特色

  •         模組化內容搭配建議(主袋+副袋+公共型)
  •          團體採購裝箱分組設計(可依名單標示)
  •          含檢驗字號與保存期限標註的清單透明配置
  •          搭配簡易教育素材(防災包怎麼用教學圖卡)


客戶案例分享:桃園某幼兒園的實用防災包配置法

 

桃園市一間擁有約 85 位幼兒的民營幼兒園,位於公園旁,鄰近里民活動中心僅 3 分鐘步行距離。園方希望強化災害應變能力,但也顧慮到小朋友的體能與心理安全感,因此與倍勁 Baychin 合作,採用「角色分類+分層備災」的配置方案。

我們協助園方規劃了兩大類型物資: 1. 校園通用型醫療與緊急應變物資組:由教師統一管理,放置於教室門口與行政櫃檯,方便快速取得。 2. 簡易型孩童個人防災包:輕量化設計,內容包含個人常備藥物、替換內衣褲、濕紙巾與小毛巾。

最貼心的一點是,園方邀請每位孩子從家中挑選一本最喜歡的繪本放進自己的防災包中。這個小小舉動,讓防災不再只是冰冷的裝備準備,而成為「孩子自己願意揹著走的安全感來源」。


Baychin 協助上百個單位從零開始整備防災物資,讓防災不只是形式,更是有備而來的行動力。

 

 

 

 

 

 延伸閱讀


防災包內容物完整指南

 Baychin 提供多款防災背包、合法醫材、彈性客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