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行動電源怎麼帶最安全?托運/手提規範懶人包(2025)

  

2025 年多家航空禁止機上使用行動電源充電、但仍必須隨身攜帶、不准托運。本文用「一步驟檢查表+通關流程圖」幫你安全上機,並附旅館夜充與返程打包建議。

 

 

 

 

 

一、2025 最新趨勢

•    只能隨身,不得托運;容量標示要清楚(Wh/mAh 皆可)。
  •   多家航空禁止在飛行中使用行動電源充電(帶得上機≠飛行中可用)。
  • 容量門檻:≤100Wh 一般可攜;100–160Wh 通常需航空公司同意且數量上限 2 顆;>160Wh 原則上禁止。
  • 外觀完整、端子防短路;破損、膨脹、改裝或無法辨識容量者,多半會被拒絕。
  • 細節以你所搭航空公司當班規範為準;建議起飛前 48–72 小時上官網再次確認。

 

 

二、上機前「5 點自檢」

1.    容量標示:行動電源外殼看得到容量(Wh 或 mAh);若只寫 mAh,請先換算:Wh ≈ mAh ÷ 1000 × 電壓(一般以 3.7V 計)。 

2.    外觀與健康:不可鼓脹、漏液、有異味或裂痕;端子以保護套或袋內不與金屬物共放。

3.    數量與額度:

o    ≤100Wh:一般可攜。
o    100–160Wh:多數航空需事先同意、且最多 2 顆。
o    160Wh:禁止。

4.    攜帶方式:手提行李,不可托運;飛行中不使用(依多家航空 2025 新規)。

5.    證明文件(可選):若容量臨界或貼紙模糊,準備產品頁截圖或說明書照片以備詢問。


三、機場安檢到登機:一條龍實務流程

  •  排隊前:把行動電源放在易取位置(通勤包外側或上層口袋,裝在防火袋內)。
  •  過 X 光:拿出來單獨過檢最順;與筆電、平板同區托盤。
  •    登機門等待:依航空公司公告,不連接任何裝置、不邊飛邊充;若有門檻(如 100–160Wh 需同意),請提前向地勤出示。
  •   中轉:轉機國家也可能複查;全程隨身管理,不離身、不寄艙。

 


四、旅館夜充與返程打包

•    夜充位置:旅館書桌或地面通風、無可燃物的角落;行動電源與手機都在防火袋內充,離床遠離窗簾與紙張。
•    定時與巡檢:就寝前與起床後各看一次;充飽即拔、不長時間悶充。
•    返程整理:行動電源、快充頭、短線固定收在同一個防火袋;登機前做一次「5 點自檢」。


 

五、常見情境問答

Q1:飛機上可以用行動電源充筆電或手機嗎?

A:2025 年起,多家航空明文禁止在飛行中使用行動電源充電;請依當班航空公告為準。保險起見,帶得上機不代表能用。

Q2:行動電源只有標 mAh,沒有 Wh 會被擋嗎?

A:某些航點與地勤會要求能辨識 Wh。若無標示,請先換算並準備截圖或說明文件;無法計算或來源不明,可能被拒絕。

Q3:可以帶幾顆?

A:依航空公司而異。常見規則為**≤100Wh 無嚴格數量上限(但需合理自用)**;100–160Wh 需同意且最多 2 顆。請以航空官網當班公告為準。

Q4:我要帶 20,000mAh;可不可以?

A:多數 20,000mAh 約 74Wh~100Wh(視電芯與標示)。≤100Wh 通常可攜;>100Wh 需個案確認。上機前務必看清標示、必要時寫信向航空確認。

Q5:托運箱裡還有舊的行動電源,忘了拿出來怎麼辦?

A:立即向地勤或安檢人員告知,配合取出改為隨身;切勿隱瞞或嘗試夾帶。

 


 

六、打包範例

•    隨身包第一層:防火袋(內含行動電源 1 顆、快充頭 1 顆、短線 1 條)
•    隨身包第二層:手機、耳機、護照、登機證
•    托運箱:不放任何行動電源或備用電池;若有設備內建鋰電(如相機),依規範處理並保留說明書

 


七、產品如何搭配

•    建議組合:行動電源 1 顆 + 快充頭 1 顆 + 短線 1 條 → 全部固定裝在防火袋。
•    袋體要點:防水阻燃材質、 防爆不悶燒設計、密合封口;依場域挑選500°C/1000°C。
•    旅行價值:在機場、轉機與旅館夜充期間,把零散配件集中管理,降低遺落與混放;若出現異常,袋體可限縮危害範圍、爭取 30–60 分鐘的處置時間。
安全與規範為先;任何配件不能保證事故不會發生,正確使用與遵守航空規則才是關鍵。



 

六、打包範例

•    隨身包第一層:防火袋(內含行動電源 1 顆、快充頭 1 顆、短線 1 條)
•    隨身包第二層:手機、耳機、護照、登機證
•    托運箱:不放任何行動電源或備用電池;若有設備內建鋰電(如相機),依規範處理並保留說明書


結語

帶對、放對、用對,比帶多更重要。隨身不托運、容量看得懂、機上不使用,再配合單袋固定化管理,你就能讓每一段旅程都更安心。

 

 

 

 

 


 

 延伸閱讀


行動電源防火袋推薦

近來事故並非個案。關鍵不是保證不爆,而是把火勢關在袋內、延緩外洩 30–60 分鐘。**本文聚焦「如何選、怎麼用」,讓你從材質、結構到容量一次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