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幼兒怎麼備災?園所防災包內容建議與配置重點

  

 

在幼兒園、托嬰中心、親子館等照護單位中,面對突發地震、火災或停電等災害事件,第一時間的應對效率取決於:是否有足夠且適切的防災物資、是否依據孩童年齡進行準備、以及教職員是否知道如何啟動備災流程。倍勁 Baychin 累積多年協助教育場域進行防災包採購與配置經驗,發現多數園所常落入「一大包集中儲備」的誤區,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性、心理需求與實際行動力。事實上,園區的防災物資規劃,應該是「主備包」+「個人包」的雙軌策略。



 

"Emergency Survival Backpack Design"
 


為什麼不能只有一包集中式防災包?

 

Why shouldn’t we rely on just one centralized emergency kit?

 

 

 

 

災害發生的當下,就是關鍵的 72 小時。此時,孩子的生理與心理都需要被充分保護,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更難以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因此,園所若僅準備一個大型防災包集中放在行政室,內含照明設備、急救藥品、雨衣與飲水等物資,看似齊全,實則風險仍大。尤其實際情境可能是:教室與行政區分屬不同樓層,一旦地震發生,疏散過程中根本來不及回收中央物資,這時個人化的孩童防災包便顯得更加重要。再者,孩童個人所需物資(如藥品、安撫物、換洗衣物等)通常並未納入大包配置內,災後環境若需等待救援或短暫留置避難,孩子的舒適度與安全性將大幅下降。 

 

因此,我們建議將防災物資配置為:
 

 

✅ 主備包(教職員使用): 適用全園之公共醫療品、照明與緊急通訊設備
 

✅ 孩童個人防災包: 每位幼兒專屬小包,由園方或家長協力準備,擺放於孩童儲物櫃或背包內
  

園所主備包:應包含哪些物資?

倍勁建議以下為基本主備品項目:
 

✅ 團體醫療用品(含生理食鹽水、止血紗布、酒精棉片、OK蹦、鑷子等)
 

✅ 預備口罩、雨衣、鋁箔保溫毯(依照師生人數配置)
 

✅ 預備乾電池與 LED 手電筒(或手搖式)

 

✅ 哨子、標示牌、緊急聯繫電話清單

 

✅ 園區空間平面圖與避難疏散動線

 

✅ 必要文件備份(可影印或 USB 備份保管)

 

 

學齡前幼兒個人防災包內容建議

因為學齡前兒童不具備自行應對災害的能力,個人包的設計重點在於「舒適、安撫、實用」。可放置於每位幼兒個人置物櫃或背包內。 
 

建議內容物如下:

✅  個人換洗衣物一套(含內衣褲、襪子)
 

✅  個人用藥(如過敏藥、吸入劑等,附上使用說明)
 

✅  喜愛的安撫物品(小娃娃、小毛巾、繪本等)
 

✅  簡易點心(如餅乾、軟糖,注意不易碎與易吞食)
 

✅  園所通聯卡(含家長聯絡資訊、緊急聯絡人)

 


🌟 真實案例:有園方請孩子挑選一本自己最喜歡的繪本放入防災包,在災後混亂中能有效安撫孩子情緒,深受家長肯定。
 

防災包建置與維護建議時程

 

✅ 每年開學初統一更新物資內容,並檢查保存期限
 

✅  建議於颱風季前(每年 6~7 月)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  可於家長日邀請家長協力補充個人包內容
 

✅  教職員應每學期安排一次避難演練,熟悉物資位置與使用方式,並建議每個單位定期派員參與防災士的專業課程,提升全體人員的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
 

 

   

學齡前防災不是縮小版,而是貼心版針對幼兒園、托育中心這類高照護責任機構,防災物資絕非制式清單勾一勾就好。
 

 

市面上大部分的討論與焦點多半集中在成人的防災包準備上,但實際上,學齡前兒童在災害發生時面臨的身心衝擊更加劇烈。成人在緊急狀況下尚且容易慌張,孩子更需要穩定的支持與專屬的準備。倍勁建議從「空間配置」+「年齡分工」+「個人需求」三面向整合規劃,協助單位建立真正「能用」的防災準備機制。如此一來,當危機發生時,不僅能保護孩子安全,更能展現園方的備災責任與專業。

 

 

如需更客製的防災包建議與團體採購協助,歡迎聯繫倍勁 Baychin 團隊,我們將協助您打造屬於園區的安心防線。

 

 

 

 


 

 延伸閱讀


防災包內容清單怎麼分?用家庭成員角色分類更實用、更有行動力

 Baychin 提供多款防災背包、合法醫材、彈性客製服務

"Baychin provides disaster backpacks, certified medical gear, and customizable solutions."